中日韓峰會告吹

© flickr.com / FutureAtlas.com中日韓峰會告吹
中日韓峰會告吹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12月13日表示,由於各種情況,日本將中日韓峰會推遲到明年。新華社援引岸田文雄的話稱,三方會談“非常重要”,日方希望峰會“盡快”召開。峰會原定於年底前在東京舉行,日本作為峰會東道主,將峰會日期定在12月19-20日。本週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例行記者會上確認,峰會很有可能無法在2016年結束之前舉行。

中日韓峰會自2008年開始舉行。2013年和2014年因中日領土爭端激化和在歷史問題上存有分歧而停辦。

黑龍江省社科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笪志剛在接受衛星新聞社採訪時這樣分析三方峰會告吹的原因:

“中日韓首腦峰會延期舉行和東北亞局勢、日韓關係、中日關係和韓國政局都有密切關係。首先,從日韓關係的角度來看,韓日兩國政府於去年12月28號達成慰安婦問題協議,當時韓國國內民意就對此表示反對,但樸槿惠借助民意支持,還是強行通過了該協議。今年11月,日韓又簽署了《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應該說,在樸槿惠遭到彈劾之前,日韓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戰略接近,同時日本也借助韓國擴大了在朝鮮半島參與朝核問題的影響力,深化了兩國軍事情報領域的合作,進一步穩固了美日韓軍事同盟。但是隨著樸槿惠彈劾案的持續發酵,其命運面臨韓國憲法法院的裁決,上述協定能否得到執行都是未知數。這一系列的不確定性都會衝擊日韓關係。”
“另外,韓國部署薩德一事也有可能因樸槿惠被彈劾而延期。儘管韓國軍方表示會在明年5月部署,但我認為,此事面臨許多的不確定性。如果韓國部署薩德都無法得到推進,日本計劃部署反導系統的進程也會受阻。”
“中日關係也出現了一些摩擦,例如,中國空軍飛機10日上午穿越宮古海峽,兩架日本自衛隊F-15戰鬥機對中國飛機近距離干擾併發射了干擾彈。”
“在此背景下,中日、日韓之間都不具備開會氛圍。而且樸槿惠無法參加了,至少能夠為日韓戰略接近做出巨大貢獻的樸槿惠去不了了。代行總統職權的黃教安也無法在中日韓峰會上令日韓關係取得重大突破。”
“如果日本無法通過此次峰會取得一些實質性的突破,目前的時機也不利於日本利益的最大化,還不如將會議延期,靜觀日韓關係的變化,等待中日關係的緩和、改善。此外,特朗普也即將就任美國總統,日本也需要進一步觀察日美關係的走向,再來處理中日韓之間的關係。”

東京需要在與鄰國的關係中取得外交突破,所以對此次峰會有很特別的期望。與此同時,美國在韓部署薩德計劃是中國斷然不能接受的,讓中韓關係跌入冷凍期,也使北京很難同意參加此次峰會。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專家康斯坦丁·阿斯莫洛夫認為,韓國總統樸槿惠彈劾案揭曉了峰會是否會舉行的懸念:

“現在韓國無人領導,因為總統受到彈劾,而執政黨面臨分裂的風險,所以事實上現在無人可代表韓國。因而可以理解,在這種情況下舉行峰會並沒有意義。韓國醜聞發酵了好幾個月,可能影響協商此次峰會的時間和議程的氛圍。現在已經明瞭,韓國總統彈劾案是峰會今年無法舉行的一個主要原因。”

韓國總統彈劾案固然是一個原因,但未遮掩住影響峰會召開的更深層次原因。美國在韓部署薩德也不是唯一的問題。

中國外交部:中方高度重視中日韓合作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國外交部:中方高度重視中日韓合作
按照預計,此次峰會本應成為促進三國在自由貿易領域談判的政治推動力,然而東京最近拒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事實上使高層自貿領域建設性談判失去基礎。同時日本表示,在這一問題上與美國和歐盟共進退。鑒於日美歐採取一致反華立場,衛星新聞社專家推斷這是三方的協議結果。 

上週五,北京再一次針對日本拒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作出強烈回應。中方建議日方首先應該解決好自己的履約責任,再談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按照中國加入WTO時簽署的文件,2016年12月11日之後,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應得到自動承認。從北京的強烈反應可以看出,這一問題今天已成為激化中日關係的一大主要問題。 

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研究部主任賈晉京這樣評論這場矛盾衝突:

“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議定書第15條規定,WTO成員應在2016年12月11日終止在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調查中使用‘替代國’數據的做法。如果部分成員國違反協議,那麼中國就可以向WTO提起訴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相信中方也一定是獲勝的一方。需要強調的是,市場經濟地位是另外一個問題,WTO本身的規則中並沒有市場經濟地位的相關概念,所謂‘市場經濟國家’概念只是個別成員國冷戰時期國內立法的產物,國際上對於甚麼是市場經濟並沒有統一的標準。”

日本、美國和歐盟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12月11日,正是中國慶祝加入世貿15週年的日子。當年,加入世貿組織給了中國前所未有的經濟助力,增進了億萬人民的福祉,同時也催毀了數千家美國、歐洲和日本缺乏競爭力的企業。如今,歐美日似乎迎來了清算的時刻。12月11日,歐盟、美國和日本拒絕給予中國期望已久的市場經濟地位。

中國商務部部長: 中國堅決反對肆意曲解世貿組織規則行為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國商務部部長: 中國堅決反對肆意曲解世貿組織規則行為
2001年12月11日,中國在時任總理朱鎔基的努力下最終被世貿組織接納,然而協議里寫下一項條款,稱中國不被認為是市場經濟國家。G7國家認為,中國仍然是一個市場力量遭扭曲、國家對各個行業進行補貼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意味著,其他WTO成員國可以通過簡化程序對中國徵收數額巨大的反傾銷稅,以平衡本國生產商和中國生產商的地位。按照這一條款,如果其他WTO成員國同意,限制可在中國加入15年後取消。

對於得不到市場經濟地位,北京的反應十分激烈,指責西方國家實行雙重標準、暗藏保護主義。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稱:“如果WTO成員國在15年期限到期後繼續徵收反傾銷稅,中國將採取措施保護自己的權利。”美國商務部在一份聲明裡反駁稱:“美國在繼續關注中國經濟受國家控制而出現的嚴重失衡,如普遍出現的產能過剩和國家對各領域的明顯干涉。中國未進行取得市場經濟地位所需要的改革。” 

美國新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上台並不會在對華貿易政策上做出更有利於中國的改變,他的一項重要競選承諾就是對中國商品徵收45%的關稅。雖然大多數專家認為,這一聲明未必會成真,然而華盛頓會在雙邊貿易問題上收緊政策卻是完全有可能的。積極支持特朗普的組織——美國製造業聯盟認為,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15年來,美國損失了320萬個工作崗位。

歐盟採取的方法則更為靈活,他們不單針對中國,而是向所有向國外市場出售商品價格低於國內市場的國家徵收反傾銷稅。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