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計劃未來五年在北極開展至少5航次聯合科考

© Sputnik / Ilya Timin俄媒:中國是俄羅斯發展北方海路的重要夥伴
俄媒:中國是俄羅斯發展北方海路的重要夥伴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衛星通訊社莫斯科4月18日電 《俄中北極研究中心科學發展10年規劃(2019年-2028年)》中指出,未來五年,該中心計劃開展至少5個聯合考察航次。

2019年4月10日,俄羅斯與中國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的“北極:對話區域”國際北極論壇期間,簽署了成立該中心協議。該中心俄方創始人為俄羅斯科學院希爾紹夫海洋學研究所,中方創始人為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

俄中兩國將成立北極科研中心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俄中兩國將成立北極科研中心
根據衛星通訊社收到的俄科學院希爾紹夫海洋學研究所的這份《俄中北極研究中心科學發展10年規劃》,這5個航次包括:在東北冰洋各個邊緣海進行船舶考察,在5年內在東西伯利亞海、拉普捷夫海、喀拉海等北極陸架區開展不少於3個聯合考察航次(含1個冬季考察航次);在北冰洋深水區開展2個聯合調查航次。

考察內容主要包括5個方面:物理海洋考察、大氣邊界層考察、海水化學考察、海洋生物學考察以及海洋地質考察。

考察期間,科學家們將會獲取水溫鹽深、海洋光學、海洋湍流等考察數據,進行大氣邊界層探測、海霧觀測、輻射觀測、風暴觀測;通過水樣採集,分析海水各形態營養鹽、二氧化碳體系和一氧化碳(CO)等的水平/垂直分布,並開展陸源和海源有機質光降解、生物降解、光-生物聯合降解實驗等等。

此外,根據《規劃》,雙方還將開展北極觀測站合作觀測,即在新地島、北地群島、新西伯利亞群島與弗蘭哥爾島俄羅斯已有觀測站開展多學科觀測合作,並研討提出新站聯合建設方案。

俄羅斯科學院希爾紹夫海洋學研究所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俄中北極研究中心計劃於2020年舉行首次聯合考察
《規劃》還強調,船舶考察的時空覆蓋率都很有限,建立以自動、長期、連續觀測儀器為主體的北極觀測網絡是北極研究的重要手段。俄中科學家與技術專家結合,開發科學意義大、實用性強、環境適用性好、可靠性高的自動觀測儀器或觀測系統,在5年內形成長期觀測能力和組網能力。

在陸架鑽探和深海鑽探方面,根據《規劃》,雙方計劃開展北極大陸和大陸架聯合鑽探:在勒拿河-勒拿河三角洲-拉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等區開展淺層鑽探。在羅蒙諾索夫海脊、門捷列夫海脊等深水區開展深海鑽探的預研究,提出備選井位及建議書。

此外,《規劃》還將“冰上絲綢之路”海底環境保障系統建設列為主要研究內容之一。根據《規劃》,研究“冰上絲綢之路”關鍵海域楚克奇海、東西伯利亞海、拉普捷夫海、喀拉海、巴倫支海等陸架地質、地球物理特徵和演變規律,構建北極陸架海底地質地球物理基礎數據集,編制北極陸架海底基礎環境保障圖件(地形圖、沈積物類型圖、重磁圖及地震層序圖等),研制“冰上絲綢之路”海底環境保障系統。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