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天博物館學習瞭解俄羅斯航天知識

© Sputnik / Mikhail Voskresenskiy航天博物館內陳列的器物
航天博物館內陳列的器物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號飛船進入太空,他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地球人,也是第一個從太空看到地球全貌的人。加加林不僅是全體俄羅斯人的驕傲,還為人類打開了探索宇宙的大門。從此,每年4月12日這一天就成為了前蘇聯和俄羅斯的宇航節。

今年宇航節,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記者來到莫斯科航天博物館,看到當地華人也會來此慶祝該節,瞭解更多的俄羅斯航空航天歷史。

1967年,尤里·加加林與妻子和女兒們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世界首位航天員加加林:盛名的背後

在俄羅斯老師的帶領下瞭解宇航節

俄羅斯聯邦總統國家行政學院的中國留學生們在老師噶布杜林娜·斯維特蘭娜的帶領下,來到莫斯科航天博物館參觀瞭解俄羅斯宇航歷史。

談到帶學生來這個博物館的原因,噶布杜林娜·斯維特蘭娜老師解釋說,她在課堂上會向自己的學生、尤其是外國學生介紹俄羅斯的歷史文化和各種傳統佳節。4月份正好有宇航節,她就想帶學生們來航天博物館參觀,讓學生們感受俄羅斯曾經是怎樣征服宇宙的。

© Sputnik / ZHU BOKUN航天博物館內的名人牆
航天博物館內的名人牆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航天博物館內的名人牆

參觀之後,該學院中國留學生馮同學接受採訪時說:

“最讓我感興趣的是俄羅斯的返回艙,它是一個大大的、黑色的圓鐵盒子,加加林當時在裡面待了很久,他就是坐這個回到地球的。這個返回艙看起來很簡陋,這讓我感受到當時的宇航員有多麼的勇敢。他們冒著這麼大的風險,把自己的生命交給國家,被發射到太空中,完成任務後再回來。”

姜同學在參觀完航天博物館之後,則想到了中國宇航員的艱辛,她說:

“以前中國報道楊利偉還有其他宇航員的時候,我們都非常驕傲,覺得他們是我們的英雄。但之前沒有具體想過他們經歷了怎樣艱辛的歷程,包括要在一個很小的太空艙裡面生活,現在才瞭解到整個過程是很艱辛的,所以更加崇敬他們。關於俄羅斯的宇航員,最瞭解的就是加加林,他是第一個登上太空的人,也是後來很多宇航員的榜樣。”

在航天博物館學習知識的同時鍛鍊俄語

孫同學和他的女朋友來俄羅斯留學還不久,瞭解到了4月12日是宇航節,他們便一起來航天博物館,學習航天知識並提高俄語水平。孫同學說:

“在這裡可以學習俄語,我的俄語水平還不太高,在這裡可以跟著博物館的講解員聽一聽講解,練一練俄語聽力,看一看展品上寫的俄語介紹,更好地提高俄語能力。我們剛才看到一件宇航服很有意思,就是第一件太空行走的宇航服。講解員跟我說,宇航員穿這件宇航服進入太空時,背後會背一個氧氣箱,當時宇航員是看不到自己還有多少氧氣的,我覺得這個挺有意思。”

對於俄羅斯的航天歷史,孫同學的瞭解來自於國內大學的俄語課,他說:

“我們國內大學俄語課上有很多介紹蘇聯的航天航空的文章,從中瞭解到一些蘇聯航天史。我們住的離這裡也不遠,正碰上俄羅斯宇航節,就過來參觀一下。具體來說,我覺得冷戰時期的蘇聯航天史很有意思,當時蘇聯是唯一一個能和美國對抗的國家,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蘇聯投入大量資金在宇宙航天事業上,我覺得這可能也是一種政治性行為,目的是向全世界表現我們一點不比資本主義國家差,我們和美國一樣,甚至比美國更優秀。航天或者科技和政治能夠緊密聯繫在一起,在我看來是非常有意思的。”

和小朋友一起參觀航天博物館

如果來俄羅斯博物館參觀,會經常見到老師帶著小朋友們參觀,為他們講解俄羅斯歷史文化,讓小朋友從小就瞭解自己國家曾經輝煌的一面。

© Sputnik / ZHU BOKUN航天博物館內陳列的器物
航天博物館內陳列的器物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航天博物館內陳列的器物

劉小姐來航天博物館的時候, 也遇上了俄羅斯小朋友們參觀,她說:

“來航天博物館正好趕上俄羅斯的宇航節,我覺得俄羅斯/前蘇聯是航空大國,我來這裡主要是想見識一下他們先進航空航天技術,現在中國也在航空航天領域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我覺得還是有需要學習的地方。這邊很多老師或者家長帶著小孩子過來,我覺得這是俄羅斯教育非常成功的一個地方。我剛剛聽了一個工作人員的講解,我覺得講得很有趣,孩子很容易接受。比如他們剛剛說到加加林作為第一個宇航員,到太空後可能回不來,那個工作人員說,他的媽媽可能再也等不到他了,這種說法讓我覺得很有意思,印象挺深刻的。”

俄羅斯對於兒童教育尤為重視,向兒童們普及航空航天方面的知識,也正是為培育下一代傑出宇航員做準備。

你對宇宙,對航天航空感興趣嗎?如果感興趣的話,那一定要來莫斯科航天博物館看一看!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