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大恐龍化石被認定為新品種 獲名“日本神龍”

關注
古生物學家研究發現,數年前在日本北海道發現的恐龍化石是此前未知的新品種,屬於鴨嘴龍科(Hadrosauridae)。

鴨嘴龍(Hadrosaurus)是白堊紀晚期鴨嘴龍科最成功的變種之一。目前共發現30多種鴨嘴龍,分布在歐亞大陸、南極洲、北美和南美地區。它們之所以被稱為鴨嘴龍是因為長著和鴨子一樣的扁嘴。據研究人員推測,幼年鴨嘴龍主要用兩條腿走路,而成年鴨嘴龍往往用四條腿走路。這類恐龍的頜骨適於進食植物,有數排牙齒。如果前排牙齒磨損,後排牙齒會取而代之。

科學家們還原恐龍生命中最後的日子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科學家們還原恐龍生命中最後的日子
新種恐龍的骸骨最初發現於2003年,一名古生物愛好者在鵡川町的一條溪流中發現了部分恐龍尾骨化石。對該地區的主要發掘工作於2013至2014年進行,由穗別博物館和北海道大學博物館專家開展,最終發現一副幾近完整的恐龍骸骨,只缺顱骨前部、幾塊骶椎和指骨,骨骼完整度超過60%,佔整體骨骼質量的80%,為日本出土的最完整恐龍骸骨。

發掘過程中,專家給這只恐龍取了一個臨時的名字--"鵡川龍"。現在,最終研究報告已經發表,它被正式命名為"日本神龍"(Kamuysaurus japonicas),詞根"Kamuy"在日本北海道原住民阿伊努族的語言中是"神"的意思。

出土化石所在的海洋沈積物的歷史已有7060萬至7240萬年。日本古生物學家與美國專家共同研究恐龍骸骨後發現,"日本神龍"屬於鴨嘴龍科埃德蒙頓龍屬,最接近中國的楊氏萊陽龍屬和西伯利亞的克貝洛斯龍屬。來自北海道大學博物館的一名研究報告作者表示:"這是一隻成年恐龍,年齡在9歲或9歲以上。身長8米,重4或5.3噸,取決於它活著的時候是用兩條腿走路還是四條腿。"專家認為,這只恐龍的骸骨是被衝到了海裡,沈入海底,之所以保存良好是因為很快被沙子埋了起來。

研究報告發表在《科學報告》雜誌上。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