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中美對抗將導致怎樣的結果?

© REUTERS / Jonathan Ernst中美對抗將導致怎樣的結果?
中美對抗將導致怎樣的結果?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中美之間的分歧,並非僅是貿易戰。經濟上的對抗,還夾雜著政治、甚至可能還有軍事上的對立。《生意人報》寫道。

中國開放本國經濟以應對美國貿易戰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國開放本國經濟以應對美國貿易戰
或早或晚,都將發生這些情況。要知道,最近20年時間里,中美相互依賴的程度快速提高。中國扮演著世界工廠的角色:用廉價商品來滿足西方國家的需求,並借助於為世界跨國集團大規模代加工提升了本國的經濟。美國為中國大陸開發自己的消費市場,給中國的增長提供了機會。早前,美國也曾為日本和韓國商品開放過市場。美國人指望,一直是這個“雙人舞”中的主宰。任何情況下,美國都希望自己的夥伴在經濟上、尤其在政治上是可控的。但現在清楚的是,中國已絕對不滿足於如此角色的分工。文章作者這樣寫道。中國並不隱瞞,想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大國。“天朝”不僅在為老合作夥伴商品組裝方面邁出了大步,同時在技術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成績。現在,中國不僅在生產而且還在出口中高技術商品。另外,高技術組件的進口也在增長,但當中國公司擁有自己技術時,可能會終止此類進口。美國人認識到,中期看可能有失去技術優勢的風險。所以,華盛頓的目標,要遠比與華構建貿易平衡更寬泛。更大的可能是,白宮目標所指是打斷很多美國公司依賴中國工業的生產鏈條。有意思的是,雙方都堅信對方有軟肋。華盛頓認為,中國處於艱難狀態,中國經濟數十年的高額貸款,以使其在美國打壓面前過於虛弱。但北京的看法卻完全相反,認為美國正經受前所未有的政治分裂,因此,美國並未做好吃苦的準備。中美目前的對抗將以怎樣的結果告終呢?我們將在5-10年後知道答案。《生意人報》這樣認為。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專家:中國舉辦國際進口博覽會是創舉
《生意人報》還刊載了另一篇有關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IIE)的文章。該報認為,CIIE的存在,是各種機緣巧合的結果。2013年,中國商品和服務進口達到高峰。但從2012年開始,中國政府的經濟政策開始部分轉向國內市場,從而導致進口縮減,其中包括投資類商品。這些對中國GDP起到了支持性作用,但同時也削弱了國內市場的競爭力,人民幣貶值對此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政府採取了促進商品和服務進口的柔性措施。其中,包括對進博會期間簽署的合同提供優惠制度安排。11月10日前簽署的合同,關稅歸零,為增值稅提供30%的補償。中央政府這樣宣佈說。上海市政府還為最終消費提供地稅30%的降稅優惠。但這些優惠,不包括汽車工業、碳氫能源商品和其它一系列商品。優惠合同的總量受到配額的限制。中美之間的貿易戰,也為CIIE賦予了特殊的意義。在此情況下,俄羅斯宣佈準備向中國增加出口。首先,是農產品、汽車製造、醫用商品、交通和旅遊服務商品。潛力上看,中國消費者對俄羅斯的出口商品是感興趣的。但俄方推動出口舉措,卻遭遇這樣的障礙,比如俄羅斯廠家剛剛開始理解中國特殊市場上的工作規則。《生意人報》強調說。



波音高管稱CR929遠程寬體客機帶來良性競爭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波音高管稱CR929遠程寬體客機帶來良性競爭
民用飛機製造,是中俄合作的另一個有前景的方向。在這方面,莫斯科擁有專業能力和技術,而中國擁有需要的資金和龐大的市場。“今日經濟”網刊在珠海航展CR929寬體幹線客機全尺寸模板演示前對此做了報道。目前,中俄聯合製造飛機項目總值還未確定。據悉,可能在150-200億美元區間內。已經明白的是,項目投資各佔一半。文章作者認為,莫斯科和北京對此有著不同的目標。俄羅斯向獲得遠程聯合幹線客機工作項目,保持自己在這個特別市場上的專長。而中國暫時還未建成過大型系列民用飛機,借此可獲得好機型,以補充自己的國內市場,並可出口國外。俄羅斯在建造伊爾-86、伊爾-96寬體飛機方面擁有成功的經驗。“今日經濟”網刊寫道。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