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日澳加強軍事聯繫需要中國提高警惕

© REUTERS / POOLВизит премьер-министра Австралии Скотта Моррисона в Японию. 17 ноября 2020
Визит премьер-министра Австралии Скотта Моррисона в Японию. 17 ноября 2020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日本和澳大利亞強化了彼此間的軍事政治關係。這是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11月17日至18日訪問日本的主要成果。印太“四國”的軍事聯繫正在加強。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的專家們指出,這需要中國保持警惕。

日本和澳大利亞組建准軍事聯盟?

日本和澳大利亞就雙方進行了六年談判的《互惠准入協議》原則上達成一致。日本首相菅義偉在與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的聯合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這項協議將把日澳安全與防務合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這是自1960年美日簽署新安全條約以來,日本簽署的首份防務協議。

Погрузка контейнеров на судно в торговом порту Сиднея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澳大利亞需要尋求妥協並改善對華貿易關係
日本和澳大利亞正建立一種准軍事聯盟。遼寧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陳洋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書面採訪時指出,日澳防務關係如此深入發展需要中國方面保持警惕並堅決抵制。

陳洋專家說:“日本首相菅義偉17日與到訪的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舉行會談。這是菅義偉今年9月上台後,會見的第一位外國領導人,而且他上台後還將第一個外交電話打給了莫里森,而不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當然,莫里森不顧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堅持訪問日本,會見菅義偉。這可以說是近年來日澳關係深化發展的一個突出體現。
“雖然在莫里森訪日前,很多外媒都預計日本與澳大利亞將簽署《互惠准入協定》。但從最終的結果來看,雙方並沒有正式落筆簽署,而是表示他們就這一協定原則上達成了一致。這實際上也反映出日澳兩國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分歧,這樣的分歧並不是軍事安保,而是在於人權法治。因為澳大利亞方面一直對日本仍執行死刑制度表示不滿,所以這也是為甚麼《互惠准入協定》談了6年都沒有最終簽署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後如果日本和澳大利亞簽署該協定的話,那麼日本和澳大利亞將可以進行軍事人員互訪、開展訓練和聯合行動等,並簡化相關手續,進而有助於推進日澳兩國深化‘准軍事同盟關係’乃至‘准同盟關係’。
“如果從地理位置上看,日本與澳大利亞距離遙遠,且澳大利亞還是大洋洲國家,日澳兩國簽署《互惠准入協定》的合理性其實較低。然而,最近一段時間,由於澳方原因導致中澳關係迅速走低,同時日本方面又多次渲染炒作釣魚島、南海問題,以及美國政府所推進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美日印澳四國同盟,由此才使得日澳關係迅速走近,加速了兩國在軍事安保領域的合作。
“日本與澳大利亞兩國簽署《互惠准入協定》是兩國之間的事情,對於日澳深化關係發展,我們或許無可指摘。但日澳兩國將中國作為‘敵人’、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論’,以此來推進雙邊的軍事安保深化發展,則是需要堅決反對與抵制的。由於日本一直在釣魚島、東海以及南海問題上不斷挑起事端,同時澳大利亞近期做出了一些消極的反華舉動,所以借助這樣一個協定,相當於日澳抱團取暖,為彼此的行為‘打氣’、‘支持’,這將不利於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讓主張日澳國內反華勢力的氣燄更加囂張。
“此外,鑒於日澳關係迅速升級,且雙方一致同意簽署《互惠准入協定》。預計借此契機,日澳今後在軍事安保領域還將有更多動作,如聯合軍演、武器研發、軍事人員往來等等。這值得我們警惕。”

日澳計劃舉行2 + 2會談

日澳2021年將舉行外長與防長2+2會談,此次兩國首腦會談發表的最終聯合聲明透露。 澳大利亞也有與美國和印度的類似談判方式。 這些雙邊機制正成為正在組建的印太“四國”同盟內加強軍事合作的方式之一。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東北亞戰略研究院首席專家笪志剛認為,這只能對地區局勢起到破壞作用。笪志剛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說:“上個月在東京舉行了美日印澳四國外長對話,隨後四國又在印太地區進行了防務聯合演習。我想在這一多邊框架推進的過程中,未來還可能由四方外長會談不斷向外延伸,引入很多可設想的內容。在這一背景下,我認為日澳的防務合作可能會產生三個層面的影響:

“第一,當前美日印澳四國的關係是多邊的,至少在當下側重於外交領域。那麼日本推動與澳大利亞的防衛安全合作,實際上是推動了美日印澳在亞太地區最終實現涉及安全保障的多邊機制化的建設。也就是說由日澳雙邊開始,逐步向多邊去演化。從該角度來看,這也預示著在印太地區形成多邊防衛合作,只是時間的問題;第二,菅義偉任職首相後,中日並沒有發生很嚴重的對立,但是疫情下中澳間圍繞著貿易博弈的紛爭卻在擴大。雖然安倍2018年訪華營造的氛圍並沒有完全逆轉,不過中日圍繞著釣魚島海域也存在分歧,日本方面詬病中國的聲音也在加大,包括日本謀劃的‘去中國化’產業鏈、日資撤離中國等現象。我想這些都預示著日澳的雙邊合作應該是針對中國。而且這種態勢還有可能從美日印澳向其他國家擴散,比如吸引東南亞的菲律賓、越南等與中國存在海上領土糾紛的聲索國。
“另外,今後若是日澳雙邊的防衛合作制度被夯實,考慮到澳大利亞在大洋洲和西方世界的地位,以及他在印太地區中的戰略能力,可能還會激發南海和從東北亞往下連接東南亞的這一片地區的緊張局勢;第三,日澳防務合作或將給地區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圍繞著印太地區,無論是東北亞、東南亞還是南海台海等各種局勢,當前本就充滿錯綜複雜的恩怨和矛盾,而日澳的這種舉動更是讓地區的風險因素上升,釋放的信號令人對未來走勢感到擔憂。”

日澳正試圖在美中之間取得平衡

日本和澳大利亞11月15日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上簽字後立即就採取了加強雙邊政治軍事關係的步驟。如果說美國主導“四國”聯盟,那麼中國就是推動15國參與的RCEP的火車頭。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澳大利亞、新西蘭、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德米特里·莫夏科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強調,日本和澳大利亞正在努力在美中之間取得平衡。

德米特里·莫夏科夫說:“根據美國的計劃,‘四國’應該成為遏制中國的軍事政治集團。這次在東京為該集團又填了一塊磚。然而,奇怪的是,日本和澳大利亞才剛剛簽署了中國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的RCEP。這是平衡與反平衡的政策。一方面,他們正在準備並執行必要的組織措施以在軍事上抵消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他們正在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

中國《環球時報》也注意到亞太地區的這兩個新趨勢。該報指出,日本和澳大利亞聽從美國的指揮,樹立了一個不好的榜樣,將其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視為安全威脅,並在不包括美國的地區建立了第一個雙邊軍事同盟。《環球時報》強調,中國不太可能對美國煽動地區國家組建反華同盟的行動無動於衷,日本和澳大利亞不過是被用作了美國人的工具。

亞太地區新的現實

Военные учения Малабар. Архивное фото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國對美印日澳“四國”強化軍事合作作出回應
德米特里·莫夏科夫專家預測,拜登如果大選獲勝,很可能會支持加強“四國”聯盟作為一種軍事集團。同時不能排除對其擴大的可能。

德米特里·莫夏科夫說:“拜登不會放棄特朗普的倡議,因為顯然,美國人在其中看到了加強其地位的非常有說服力的依據。‘四國’機制對美國人來說,只有一個寬松的邊界。不能排除其中出現東盟國家的可能。當然,這種可能會帶來很大問題,但是現在眼下國際關係正在發生一定的重構,新的聯盟正在出現。例如,我們看到印度以面臨某些威脅為藉口開始朝美國靠近。我們看到日本在軍事上崛起。在美國力量不足的情況下,日本可能成為彌補這一空白的一個因素。從地區安全的角度來看,這是嚴重的,非常危險的。”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就日澳此次會談強調,中方多次指出有關國家發展雙邊關係應該有利於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有利於增進地區國家間的互信,不得針對第三方或損害第三方利益。中方對澳日領導人會談後的媒體聲明中就有關問題無端指責中國、粗暴干涉中國內政,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有關國家應該認清形勢,停止損害中國主權利益、干涉中國內政的錯誤行徑。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