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全世界學者

© AFP 2023 / JOHANNES EISELE中國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全世界學者
中國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全世界學者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中國科技部出台關於推進新一波高技能外籍科學家深入參與國家科技計劃的指導意見。中國打算以發放國際通行工資標準、提供最新研究設備、提供舒適的工作和居住條件來吸引主要是來自西方發達國家的外籍專家。

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趕超美國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趕超美國
俄羅斯《生意人報》觀察員、中國問題專家米哈伊爾·科羅斯季科夫對中國吸引外籍專家參與高科技項目的情況向衛星通訊社進行了評述。

中國科技部的指導意見中指出,隨著過渡到經濟發展新階段,中國越來越深入地融入世界創新和科學網絡中。通過邀請其他國家的學者,中國在完善本國的創新環境,實現打造現代化知識經濟的戰略。所作決議的經濟意義正在於此。

中國科技部的某些結構和功能變化還說明瞭上述方向對中國政府的重要性。在2018年3月召開的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中國科技部在簡化外籍專家來華工作辦理程序方面的權限範圍擴大。據專家估計,這是中國科技部化身科學和創新活動超級監管機構的更大規模計劃的第一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外國專家局以前歸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管轄,現在隸屬中國科技部架構。中國科技部的下屬機構還包括此前獨立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這是中國的主要科學基金會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外國專家局於1956年成立,負責編制吸引外籍人才的政策,協調各種贊助計劃和科研項目津貼。2008年中國宣佈實施“千人計劃”,意欲引進上千名外籍學者、企業家和從西方名校來的教授。自那時起,共有7600多名高技能工程師赴華就業,其中包括3500名富有前景的年輕學者。從理論上來說,美國和歐洲的高技能專家本應赴華。但從統計數據來看,大多受邀專家系歸國華僑,只有319名學者確實是沒有中國血統的外國人。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伯納德·費林加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兩位諾貝爾獎得主將獲得“中國綠卡”
本著從事科學活動的目的而遷往中國迄今仍存在行政壁壘。離開中國協調員,在3到5年的時間內只能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申領到60萬元(約合9.46萬美元)的科研項目津貼,遠低於中國科技部發放的幾百萬元的科研項目津貼。另一個因素涉及到簽證政策:2016年中國向外國人發放了1576張具有永居權的“綠卡”。與此形成對照的是,美國2016年一年發放了118萬張“綠卡”。

為解決這個問題,2018年1月中國政府多個部門聯合推出新型人才(R字)簽證,為在中國至關重要領域內工作的高技能外籍專家開通免費快速辦理簽證的通道。人才簽證有效期長達10年,且可多次入境。按照當局的設想,這一切也將促使越來越多的外國學者把自己的命運與中國聯繫起來。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