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夏季奧運會上的較量說明瞭甚麼?

© Sputnik / Grigoriy Sysoyev Парад атлетов на торжественной церемонии закрытия XXXII летних Олимпийских игр в Токио
 Парад атлетов на торжественной церемонии закрытия XXXII летних Олимпийских игр в Токио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9.08.2021
關注
我們先來談談從美國和中國在東京奧運會上獲得的獎牌數量可以得出甚麼結論。接著我們再談談日本為何關注中美高科技競爭。最後我們瞭解一下外國媒體如何評論中國政府旨在消除收入不平等的決定。以及哪些自然因素使內蒙古成為“純”氫生產中心。

東京奧運會之戰已經結束,但對 2021 年夏季奧運會的思考仍然是全球媒體關注的焦點。而且文章作者經常遠離體育話題。在 Project Syndicate 最近發表的一篇專欄文章中,可以看到東京奧運會為分析人士提供了大量與中美競爭有關的信息。

Церемония открытия XXXII летних Олимпийских игр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9.08.2021
您可能錯過的東京奧運會賽事背後的9個小細節

本屆奧運會期間,中國和美國展開了有史以來最為激烈的金牌爭奪戰。最終在奧運會的最後一天,美國女排擊敗巴西奪得金牌,美國隊領先一枚獎牌。實際上美國的領先地位在各類獎牌中更為明顯。美國在整個奧運會上一路領先,最終領先20多枚獎牌。中美獎牌之爭的一個教訓是,兩國都更應該重視彌補自己的弱點,取得好的成績,而不是試圖給對方使絆子。中國在今年的奧運會上表現相對較好。尤其是考慮到人們普遍認為中國在 2016 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上的表現令人失望。在東京的成功是高強度訓練和努力工作的結果。相比之下,美國整體在東京表現不佳,在游泳和田徑等傳統上佔主導地位的項目上贏得的獎牌明顯少於預期。

中國和美國都不是完美無缺。它們有很多東西要互相學習。東京奧運會的中國英雄是蘇炳添。雖然蘇炳添沒有獲得任何獎牌,但他在半決賽中打破了亞洲100米紀錄。蘇炳添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與他的許多中國同行不同,蘇炳添是由一位來自美國的著名教練執教。在中美競爭中,兩國都應該效仿蘇。中國可以在各個領域繼續學習美國的先進經驗。同樣,美國也不應該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成功不屑一顧。分享各自經驗的開放態度和真誠的學習願望將有助於兩國​​取得更好的成績。文章最後寫道:“雙邊緊張局勢的緩和會使比賽不再那麼激烈。”


Компьютерный чип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7.08.2021
中國芯片產量連創新高,但離自給自足還很遙遠
當然,如果這個願望成真,那就太好了。然而到目前為止中美對抗的現實非常嚴峻,而且往往波及第三國。路透社援引了一個例子,指出日本擔心美國計劃向芯片生產注入數十億美元以對抗中國。它可能會消滅曾經統治世界的日本半導體產業。

據日本官員稱,在“失去的三十年”之後,日本在全球芯片生產中的份額已從一半下降到十分之一。日本輸給了提供更便宜產品的競爭對手,無法保持自己在先進製造領域的領先地位。隨著中國和美國在貿易戰和安全問題上的對抗的加劇,兩國都加大了對從智能手機到導彈等各種設備都需要的芯片生產的支持力度,東京官員擔心日本將被完全擠出市場。


《金融時報》注意到中國政府監管高收入的最新決定。該報指出,政府的政策不僅是為了規範過高的收入,而且也是為了鼓勵高收入群體和企業將更多的收益回報給社會。如果說在改革開放的頭幾十年里,黨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那麼現在的當務之急則是“共同富裕”。

自去年 11 月以來,中國最富有的企業家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當時馬雲的 螞蟻集團本應實施的歷史上規模最大的370億美元首次公開募股的計劃,在這位互聯網大亨被中國金融監管部門批評後被取消。最近又針對中國蓬勃發展的課外輔導行業出台了更加嚴格的新規。政府解釋說,採取這些措施的原因是中國需要為提高教育質量而創造“一個更加包容和公平的教育環境”。專家表示,中國迫切需要增加人口收入,更加註重分配的公平性。一家大型私人慈善組織的負責人告訴該報,最新的政府行動導致“企業捐款大幅增加”。


Солнечная электростанция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4.09.2020
位於內蒙古全球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發電基地即將並網發電
彭博社報道稱,內蒙古自治區已批准一項大型能源項目,該項目將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生產清潔氫氣。地方政府已批准在鄂爾多斯市和包頭市建設一批發電廠,每年將生產 66900 噸“綠色”氫氣。分析人士說,這個清潔能源氫項目為中國同類項目中規模最大。然而,中國蓬勃發展的氫能產業仍然存在瓶頸——包括燃料的儲存和使用方式。

 雖然中國已經宣佈了幾個將可再生能源與清潔氫結合起來的項目,但大多數主要用於發電,氫成分只是為了獲得建築許可證而需要的一個托詞。氫被視為中國到 2060 年實現經濟脫碳的重要因素。據彭博社預測,五年內中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1萬億元,到2050年可能將是這一數字的12倍。

雖然內蒙古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最大的煤礦區之一,但官員們將其定位為向中國其他地區出口電力和氫氣等潛在可再生能源中心。該地區每年接受約 3100 小時的太陽能發電日照,位於西伯利亞風的主​​要方向,可為數十吉瓦的風力渦輪機提供動力。

(衛星社不對轉載自外國媒體的信息負責)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