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認為自己是國際法院不公正裁決的犧牲品

© REUTERS / U.S. Navy中國認為自己是國際法院不公正裁決的犧牲品
中國認為自己是國際法院不公正裁決的犧牲品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英國《衛報》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國認為,華盛頓是在利用南海局勢維護自己在亞太的霸權地位,阻礙中國實力的增強。

中國呼籲菲律賓拿出政治智慧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國呼籲菲律賓拿出政治智慧
海牙仲裁法院就南海領土問題做出裁決前夕,在中國媒體越來越能經常聽到類似的結論。中方認為,這個法院沒有權利干預中國與菲律賓之間的領土糾紛。中國媒體認為,中國成了圍繞領土糾紛出現的各種捏造誹謗的犧牲品。作為美國盟友的菲律賓,2013年向嗨呀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迫使中國停止在爭議地區建造軍事和民用設施。北京的立場是不參與,因為認為島嶼是自己的領土。專家們指出,仲裁法院12日做出的裁決後將得知,中國是否願意履行國際法。不過可以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已有。不管做出怎樣的裁決,北京都認為,法院的裁決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英國《衛報》指出。

美國卡內基中心發表的一篇文章稱,中國人越來越清醒地意識到,雖然自己的國家也成了經濟大國,但是它還是冒著僅僅通過貿易同世界聯繫的風險。政治上中國仍被孤立,獨立於其他國家建立的、不受北京控制的全球體系之外。為了擴大國際影響,中國需要新的、能抗衡西方的政治概念。打造借運輸線路、貿易、金融流和文化交流而把中亞和歐洲同中國連成一體的絲路經濟帶,就是這樣的概念之一。建設連接歐洲和中國的鐵路網、公路網、能源和數字電信設施,乍一看非常有益。今天把貨物從中國港口運到歐洲需要36天,而新的路線會把這個時間縮短至10天。然而該項目也會有其他後果。新絲路有可能破壞現有的地緣政治構架,讓我們回到19世紀,當時大國都相爭奪到對歐亞的主宰權。新絲路潛在的好處絕大,但風險也很大。這也是為甚麼歐盟至今不願參與這個項目的原因。歐洲按理應該對恢復亞洲的陸路線路感興趣。但是暫時只有哈薩克斯坦、伊朗和土耳其同中國一起在打造新絲路。中國政府向通過“一路一帶”改變自己的形象,證明自己的國家不僅參與世界經濟,也在積極影響它,構建它。中國政府希望,自己的政治和文化影響力會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加而增加。作為開始,先要對東南亞和中亞產生影響,卡內基中心的文章指出。

據《哥本哈根郵報》報道,丹麥和中國的食品和服務貿易規模已超過170億美元。這個記錄曾在2015年創造過。中國已經成為丹麥產品的第七大市場,丹麥投資的第二大市場。中國十三五計劃提出了支持本國所有地區的發展,包括依靠進口一切必需品。丹麥擁有在能源、醫療、環保和食品等領域與中國合作的計劃。丹麥願意幫助中國建立新的經濟增長模式。中國可以在綠色技術、安全食品生產、制藥、先進的醫保等領域,即丹麥在世界領先的領域,借鑒丹麥的經驗。然而,丹麥產品進入中國市場,也會遇到不少障礙。中國企業更願同大的生產商打交道,就是其中一個援引。佔丹麥經濟總量75%的中小企業家很難同那些對丹麥產品感興趣的企業建立聯繫。現在丹麥企業家把希望寄託在了生活在丹麥的華人,希望他們能幫助在中國找到合作夥伴。丹麥同中國的文化合作前景也很廣泛。例如,著名的童話作家安徒生在中國家喻戶曉,是一位深受中國人的喜愛外國作家。還有一個方面,也會讓中國人很感興趣。丹麥是世界上最廉潔的國家之一。既然中國領導層認為腐敗是對國家的最大威脅,那麼也會對丹麥廉潔的經驗很感興趣,《哥本哈根郵報》指出。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