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集團推動歐盟與中國簽署投資協議

© AFP 2023 / KELLY WANGПроизводство автомобилей на автомобильном заводе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JAC). Китай
Производство автомобилей на автомобильном заводе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JAC). Китай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世界大型電動車生產企業爭奪中國市場的競爭加劇。繼美國特斯拉(Tesla)公司之後,德國大眾汽車集團(Volkswagen AG) 也準備向中國兩家企業投資21億歐元。

Женщины в магазине. Китай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國有別於其它國家,走自己的擺脫危機之路
5月29日,德國公司宣佈,向安徽江淮汽車集團(JAC Motors)投資10億歐元,到2025年,JAC Volkswagen合資企業將生產5款電動車。同時,還將建起汽車生產基地。路透社對此進行了報道。德國康採恩提高在世界最大汽車市場上的押注,在這裡,國際競爭對手也在努力增加產能。
這樣,德國巨頭與安徽省的夥伴們,計劃將新能源汽車、其中包括蓄電池汽車、混合式和氫發動機汽車的年銷售量提高到150萬輛。作為比較,特斯拉計劃的電動車年產量是50萬輛。上海企業是特斯拉在美國之外的唯一工廠。
德國大眾還準備向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1億美元。這家企業主要生產電動汽車蓄電池。像JAC一樣,該企業也立足於合肥,它將為中國各款電動汽車提供蓄電池。很多媒體在報道德國集團投資計劃時注意到,大眾集團認為中國市場“是世界最大市場”。
俄羅斯戰略研究所專家米哈伊爾·別里亞耶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大眾集團作為世界級生產企業,準備在中國扎根,但與此同時,一些外國公司,其中包括美國、日本公司,卻在考慮將在中國的企業遷出。

他說:“中國是世界電動汽車生產領先國家之一,包括在數量上和款型上。最為主要的、電動汽車最終能否成功的要素,是蓄電池研發和生產。這是電動汽車生產發展前景的關鍵要素。如果說,中國不是該領域的領頭羊,但也是領先國家之一,因此,大眾集團正積極向中國市場投入。需要指出的是,他們不是將資金投入到生產鏈條上,而是投入到最終生產領域。如此,不僅可在中國投資獲利,同時還能在全世界銷售最終產品。大眾公司將自己的資本移向中國,是為了作為生產參與方在這裡扎根。”

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春春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大眾集團的投資計劃,說明德國商界對中國市場有高度信任感。

他說:“雖然疫情使得當前歐洲的生產技術製造有所停滯,但是我認為大眾的投資更多地還是企業早已規劃的一部分。眾所周知,製造業是德國的經濟命脈,其中與汽車相關的產業佔比相當大,而前幾年德國在華汽車銷量就已經超過了本土銷量。另外在全球的大背景下,無論是能源的轉向、汽車市場的變化,還是面對美國以及中國很多新型製造企業的追擊,都讓德國企業產生了很大的危機感。因此不少德國企業都居安思危,包括大眾肯定也不是在疫情期間才決定從內燃機汽車轉向新能源汽車,而且大眾和江淮汽車的合作也早有意向。當然,我們也可以理解為這是德國企業對於中國市場的信心。”

NIO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俄媒:汽車製造商Nio獲巨額資金與特斯拉競爭
胡春春還指出,像汽車製造領域一樣,對歐洲商界來說,中國金融服務產業在最近時間里也同樣非常有吸引力。

他說:“從宏觀角度來看,中國經過多年發展,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廉價生產基地。包括大眾前來中國投資,也是因為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眾所周知,企業在處於飽和狀態的成熟市場若想獲得更大份額的利潤,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市場內的競爭對手出現問題。但是中國市場還在快速發展中,未來在很多領域具有巨大潛力和可能性。因此宏觀形勢毫無疑問,今後中國在很多領域都有可能成為世界最大的單一市場或者其中之一。”
“從微觀層面來看,企業是否要進入中國市場,我想不同的企業都有自己的判斷。因為每個新興市場都存在一定的風險,無論是對於製造業、高科技領域、服務業還是其他領域。不過我們可以看出有些領域確實對中國市場存在較大的興趣,比如金融服務業。因為中國市場發展程度存在落差,這就使得企業獲利的空間更大,只是關鍵還在於企業是否能夠抓住機遇。”

中國和歐盟正在準備投資合作協議。觀察家們不排除,這份協議可能在今秋萊比錫中歐27+1峰會上簽署。
專家米哈伊爾·別里亞耶夫指出,有關中國市場的開放性問題、營商規則問題和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中國和歐盟之間還存在矛盾,需要尋找妥協方案。在此條件下,大眾集團的新投資計劃,實際上是在推動歐洲政治家們盡快與中國簽署協議。

他說:“此項投資協議具有相當好的前景。商界利益高於政治利益,這方面有很多例子。而目前的情況是,不僅僅是商界利益,而是大商界的利益,是德國骨幹公司之一的發展問題,同時也是前景領域的發展問題。這個領域,是極力發展的目標。這足夠使政治屈從於大型商業決策,而不是相反。在此情況下,政治起碼是中立的,如果不是無能為力的話。”

去年年末,另一家德國企業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在中國湛江市啓動公司歷史上價值100億美元的最大項目:在華建設首家獨資化學綜合體,生產工程塑料、熱塑聚氨酯和其它一些在汽車製造和電子方面廣泛使用的若干產品。大企業傳出的信號表明,與中國的投資合作鞏固勢頭是顯而易見的。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