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必須控制金融市場否則可能發生危機

© AP Photo / Ng Han Guan專家:中國必須控制金融市場否則可能發生危機
專家:中國必須控制金融市場否則可能發生危機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中國股市再度暴漲,上證指數(Shanghai Composite)在過去半年內飆升10%多。許多公司的股票在這段時間內的上漲幅度超過50%。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增速仍像過去一樣在放緩。這讓人想起中國股市2015年上漲與經濟增幅不對稱,並最終崩盤的景象。

世界實踐表明,股市在危機爆發前總會暴漲。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時,日韓兩國就是這樣,2008年的美國同樣如是。雖然由於外國投資者對中國股市准入有限,中國股市因而僅對世界市場產生間接影響,但包括普通中國股民在內的本土投資者的資金可能處於威脅之下。

人工智能將為中國人提供最大理財收益率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人工智能將為中國人提供最大理財收益率
外國經濟學家們在談論中國金融體系時,總愛回憶起一件事兒。1974年,當鄧小平打算前往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特別會議時,中國代表團似乎難以籌集頭等艙旅費,北京僅找到了3.8萬美元。這筆資金當然夠用,中國人沒有在"腐化的西方人"面前"丟臉",但按照傳說,正是在這個時候,鄧小平開始意識到,中國經濟需要改革。無論如何,當時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開展的各種試驗,國庫銀錢確實所剩無幾。需要盡快增加國家預算,以開展進一步的變革。

在計劃經濟和缺乏市場機制的條件下,金融監管當局完全放開了手腳。他們可以下調存款利息,上調利率、流動性標準和強制儲備資源,管控資本流動。而在市場條件下,這些措施將立刻扼殺銀行業。在收入高得多的股市已經存在的情況下,如何能夠強迫人們低息存款?但中國過去不存在這些問題。除了國家銀行外,人們沒有任何其它選擇。通過低息攬儲和高息放貸,銀行賺取了巨量資金。實際上,中國銀行系統控制了國民經濟資金,再把這些資金重新分配,用於補貼國有公司、資本密集型工業,以及為了改善形象而建設的基礎設施項目。這種現象被稱為"金融壓抑",術語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家愛德華·肖(Edwards Shaw)和羅納德·麥金農(Ronald Mckinnon)早在1973年引入的。

© AP Photo / Andy Wong在計劃經濟和缺乏市場機制的條件下,金融監管當局完全放開了手腳。他們可以下調存款利息,上調利率、流動性標準和強制儲備資源,管控資本流動。而在市場條件下,這些措施將立刻扼殺銀行業。
在計劃經濟和缺乏市場機制的條件下,金融監管當局完全放開了手腳。他們可以下調存款利息,上調利率、流動性標準和強制儲備資源,管控資本流動。而在市場條件下,這些措施將立刻扼殺銀行業。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在計劃經濟和缺乏市場機制的條件下,金融監管當局完全放開了手腳。他們可以下調存款利息,上調利率、流動性標準和強制儲備資源,管控資本流動。而在市場條件下,這些措施將立刻扼殺銀行業。

1990年,中國首個證券市場在上海揭牌,起初參與者們只有專業投資者和經紀人。但人們的財富在日漸增加,自然就會尋找資本保值和增值的辦法。鑒於銀行業已經無法像過去一樣為人們提供哪怕是超過通貨膨脹速度的基本理財產品,所以人們就開始把資金投入相鄰部門,於是影子銀行應運而生,這是一種類似信託和資金市場基金的非銀行機構,以提供高於銀行利息的方式攬儲,併發放貸款。而隨著住宅建設的發展,房地產市場成為具有前景的投資方式,在過去十幾年來,房地產市場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極快速度發展。而第三條保值增值道路,則是把資金投入股市。居民儲蓄資金開始逐漸從銀行業流入股市,開始形成金融泡沫。國家通過實行自然人限購第二套房,在買入住房後限制出售時間等措施,幾年來一直在企圖戳破房地產市場泡沫。同時,國家通過制定互聯網貸款平台監管規則,甚至是禁止開展某些活動,如禁止所有形式的首次代幣發行(ICO),來打擊影子銀行。

© REUTERS / Thomas Peter世界實踐表明,股市在危機爆發前總會暴漲。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時,日韓兩國就是這樣,2008年的美國同樣如是。雖然由於外國投資者對中國股市准入有限,中國股市因而僅對世界市場產生間接影響,但包括普通中國股民在內的本土投資者的資金可能處於威脅之下。
世界實踐表明,股市在危機爆發前總會暴漲。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時,日韓兩國就是這樣,2008年的美國同樣如是。雖然由於外國投資者對中國股市准入有限,中國股市因而僅對世界市場產生間接影響,但包括普通中國股民在內的本土投資者的資金可能處於威脅之下。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世界實踐表明,股市在危機爆發前總會暴漲。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時,日韓兩國就是這樣,2008年的美國同樣如是。雖然由於外國投資者對中國股市准入有限,中國股市因而僅對世界市場產生間接影響,但包括普通中國股民在內的本土投資者的資金可能處於威脅之下。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告訴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本次股市暴漲如出一轍,因此需要控制股市,以便及時消除已經出現的風險。
她說:

"中國對金融領域不是在加強監管,而是正在進行統一監管,也就是說,過去分散在各個部門甚至是各個行業中零散、分裂的監管,現在變成了更為集中的大監管,或者稱為"一盤棋"監管。這是理念上在發生變化,中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已經成立了,這是為了加強安全的一種舉措。我們能夠看到,現在網絡金融這種分散的金融在追求創新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其風險沒有得到更多的關注。例如,校園貸款已經鬧出了人命。此類行業就是我們的"一盤棋"監管要解決的問題,未來可以貸款,但是要通過正常、合法的渠道貸款。此外,股市方面,一直說要建設多層次的股權融資市場,但是現在的融資和監管是不配套的,還存在很多的暗箱操作。這也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所以我認為,我們是在解決問題,並不是在壓制,合理監管是應該的。我們一旦對於一些不合理的做法進行監管,對違法行為進行處罰,就會有些聲音說我們在加強監管,金融壓制。必須明確的是,我們今後對外資是要開放的,但是在"放"之前必須要有一個"管"。"放"和"管"是一對矛盾,如果沒有很好地進行"管","放"的最終結果就是金融危機。事實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如此,在資本項目開放之前,必須要出台相關的法律,否則資本進來後就會出問題。我們所制定的相關政策都是開放前的制度建設。"

e租寶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國嚴打金融市場詐騙行為
中國股市崩盤將對整個經濟顯現出多米諾骨牌效應,這並不是事實。可以說,股民主要是在2015年慘遭損失。問題在於,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交易的絕大多數股票都是國有公司的股票。而對於國有公司來說,在股市上募集到的資本並不是他們主要的資金來源。自由流通市值加權指數(Free-float market capitalization-weighted index)可以勾勒出全景: 除去戰略投資者、高管和國家擁有的股票外,處於自由流通中的股票數量。按照《金融時報》的數據,中國的自由流通市值加權指數不超過38%,美國是94%,日本--75%。但不能說,中國的情況就是安全的。問題不僅在於此,這威脅到社會穩定。
早在2015年,《中國日報》就刊發了一篇名為《該是時候終止金融壓抑並開啓自由化了》Financial repression的文章。文中說,國家對利率、貸款、資本流動的嚴格管控開始為經濟帶來危害。確實,當國家過分干預市場計劃過程時,就會出現傾斜與失衡,這最終將扼殺經濟,就像蘇聯所發生的事情一樣。需要進行監管,但及時停止也同樣重要。市場有時會自己找到平衡點,屆時泡沫將會小得多。

新聞時間線
0